您的位置: 首页 > 政策法规

公开募捐方案备案实操指南


2025 年 11 月 7 日,民政部印发《慈善组织公开募捐方案备案指引(试行)》,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。该指引对公开募捐方案的备案范围、材料要求、办理流程等作出详细规定,是公益组织开展公开募捐的重要实操依据。
一、备案适用范围与依据
  1. 适用主体: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,或其他法律规定可开展公开募捐的非营利性组织;
  1. 核心依据:《慈善法》第二十四条明确要求,募捐方案需在开展募捐前报登记地民政部门备案;跨区域开展公共场所募捐、义演等活动的,需额外向活动所在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备案。
二、备案材料清单(含关键附件)
  1. 必备材料:公开募捐方案备案表(需按模板填报)、慈善组织承诺书、内部决策文件(理事会会议纪要、审核流程单等);
  1. 特殊材料:有业务主管单位的需提供主管单位批准文件,涉及公共安全的需提交公安、消防等部门批复;
  1. 合作募捐材料:若与第三方合作,需提交合作方评估报告、合作协议,个人合作方还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、无犯罪记录证明及信用报告;
  1. 跨区域材料: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复印件、异地开展募捐的必要性说明。
三、备案流程与注意事项
  1. 办理渠道: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 “慈善中国” 线上提交,所有材料需以 PDF 扫描件形式上传,文件大小不超过 50MB;
  1. 时间要求:常规募捐需提前 10 日备案,应急募捐可事后 10 日内补备,方案变更需在 5 日内补正;
  1. 核心禁忌:不得合并备案多项募捐活动,不得复用备案编号,提交材料需真实完整,虚假填报将影响组织公信力。